close
再次回應 [ i ] 的迴響
"氣清" 與 "不垢不淨" 並非義同
信 解 行 證 修習佛法
敬請收聽 !!
00:33:58
[ i ] 的迴響
氣清和氣濁,依舊俱涵一種生滅狀態的轉換,
追求這樣譬如朝露的情境,所為何求?
若不爲所求,又何必奉為圭臬?
佛會是清還是濁?也許有人會不假思索中氣十足地說:
''氣清''。換一句話問:佛是垢還是淨?是不是就有一個口頭禪
在耳邊說:是不垢不淨啊。兩個問題問的不就是同樣的東西嗎?
為何還要強調清與濁的分別和選擇呢?
觀察自性,有觀察者各自的盲點。羅姐常常觀察自性的微妙。
我很想請教羅姐一個問題。自性見,和空性見,各是怎樣的觀想跟覺悟。
謝謝羅姐的分享。
佛學辭典 辭彙解釋
【性】 實體之義。
【自性】 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。
【自性三寶】 自性本自具足的三寶,如眾生具有靈明覺趙的佛性為佛寶,
其性常寂圓靜為法寶,有融妙和樂義為僧寶。
【空】 因緣所生之法,究竟而無實體曰空。又謂理體之空寂。
【空性】 依空而顯的實性,即真如的別名。
【空觀】 觀諸法皆空之理也。一切諸法,盡為因緣所生,
因緣所生之法,無有自性,空寂無相也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