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 慈悲 大慈大悲

在佛法中

慈 與 悲 帶給眾生甚麼 ?

敬請收聽

 

00:24:50

  

 

1. 貓后的說文解字 - "茲心" 為 慈 ''非心" 為 悲

2. 【佛學大辭典】

【慈】查無單字之解說

【慈悲】

 慈即愛念,謂以愛樂歡喜,起大慈心,能與他樂也;

悲即愍傷,謂以惻愴憐愍,起大悲心,能拔他苦也。

今依前問答,論觀世音大悲拔苦,百千苦惱皆得解脫也。

依後問答,論普門示現大慈與樂,即應以得度而為說法也。

良由觀音之人,觀於普門之法,達於實相之理,愍諸眾生,

理具情迷,枉受眾苦,失於本性之樂。是以即起慈悲

誓拔其苦,而與其樂。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。

 【慈悲】

(術語)與樂曰慈,拔苦曰悲。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。

智度論二十七曰:「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大悲拔一切眾生苦。」

【悲】

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頁云:

若於有苦親怨中三品有情,平等欲拔其苦;當知是

二解 瑜伽四十四卷十頁云:

若諸菩薩、於有苦者,發起除苦增上意樂;

普於十方,修俱心。是名為

【悲心】

(術語)他之苦之心也。止觀四曰:「心徹骨,如母念子。」

 

與智慧也。此為佛菩薩所具一雙之德,稱曰智二門。

智者,上求菩提,屬於自利,者,下化眾生,屬於利他。

以之配於人身之兩手,則為左手,智為右手。

又配於真言之兩部,則為胎藏界,智為金剛界。

配於彌陀之兩脅士,則為左脅之觀音,智為右脅之勢至。

有如是無盡之對配。法事讚上曰:「釋迦諸佛,皆乘弘誓。智雙具,不捨含情。」

 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